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农机快讯
请选择字号【 】 
 
国内外收获机械化技术与机具的发展趋势 
2007-3-29


  一、国外收获机械化技术与机具的发展趋势
  1.在保证良好性能的前提下,向高效、大型、大功率、大割幅、大喂入量和高速发展
  以谷物 联合收割机最具代表性,喂入量已由一般的5~6kg/s发展到10~12kg/s;所配发动机的功率最大到243kW,正在研发的有276kW;割台最大割幅已超过9m。配谷物联合收割机的玉米割台由收割4~6行发展到收割8行。发动机功率为19kW。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也由2~5行增加到6行,发动机功率达53.69~62.52kW,最高作业速度超过3.6km/h。
  2.由牵引式向自走式发展
  麦类联合收割机(含配专用割台收获其它作物)、水稻联合收割机(半喂入或全喂入)、大型专用玉米联合收获机、采棉机、大中型青饲收获机、多行块根类作物收获机等几乎都是自走式的收获机型。
  3.向扩大机器的通用性和提高适应性发展
  除发展多种专用割台(大豆、玉米、向日葵、水稻或捋穗型割台)外,同一台机器还可配不同割幅的割台以适应不同作物和不同单产的需要;改进机体结构(如收割台的仿型机构、清粮室的自动调平装置、全喂入水稻联合收获机的扶禾机构等),使其更好地适应不同作物和倾斜地面:行走装置配置多种宽度的轮胎、履带,水稻联合收割机上采用双泵双马达的转向方式实现原地回转等功能以提高在潮湿地和水田中工作的适应能力。
  4.对保持收获中低损失率,高清洁度的主要工作部件的研究更为深入
  新型脱粒分离装置的研究,以提高生产率,减少谷粒损失为目标,是现代谷物联合收割机最主要的发展趋势。在传统的纹杆切流滚筒及键式逐镐器的脱粒分离装置之后,双滚筒横置的轴流式结构广为应用,继而又研制了单滚筒或双滚筒纵置的轴流式脱粒分离结构。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的脱粒滚筒前半部和后半部不同的圆周速度大大提高了断穗及秸梗上附着的谷粒的脱粒率。块根类收获机如马铃薯收获机上研制的滚轴式分离装置使高产的马铃署与粘重土壤的分离更为彻底,且损伤更小。
  5.新材料和先进制造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产品性能更好,可靠性更高
  将谷物联合收割机机架、割台体加大壁厚或加强骨架,用大直径薄壁钢管作轴,纹杆进行表面硬化处理;各种联合收割机在易堵塞的部件上设置各种快速切离的安全装置,传动胶带采用新的结构和材料;切割装置都进行8h以上磨合试验和升温运转试验;重要工作部件装机前的磨合试验或试运转,整机检验项目达100-700项,严格保证体系,使联合收割机的首次无故障时间由原来的50h提高到70~100h。
  6.广泛应用机电一体化和自动化技术,向舒适性、使用安全性、操作方便性方向发展
  为改善驾驶员工作条件,普遍装有现代化的密闭驾驶室以隔热、隔噪音;转动部件转速、收割机切割高度、谷物损失量、粮箱填充量、排草堵塞等配有信息显示;自控装置包括自动对行、割茬高度自动调节,自动控制车速,自动停车等;安全生产的警报输出和互锁补偿系统有故障警报、信号报警或语音报警、启动耳锁、单柄操作互锁、运输与收获互锁等功能。
  7.向智能化收获机发展
  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系统于一身的“精准农业"技术在智能化联合收割机上的应用是当今收获机械化最新,最重要的技术发展。

作者/出处:中国农机总网 阅读次数 [10653]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松原市农机工作总站开展汛期安全生产检查 
 农安县农机推广站举办高标准应用基地研讨会
 延边州农机总站组织参观成就展
 吉林市:稳产增效 让“中国碗”多装优质“吉林粮”
 桦甸市:粮食全链条提质增效 丰收增收满链溢彩
 四平:第十一届梨树黑土地论坛开幕
 植保进行时:新立乡用“绿色科技”智斗二化螟
 四平:黑土地上的“黄金产业” ——我市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记事
 吉林市开展农业防汛救灾应急演练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祝贺吉林农业机械化信息网开通 [58666]
2004年喷雾机(器)产品质量抽查合格率为69.3% [58550]
领导致词 [57964]
老农40年苦造插秧机(图) [57843]
等离子体机种子处理技术试验示范初见成效 [57427]
吉林省延边州农机局召开全州农机工作会议 [56581]
广西消费者协会推荐7个农机产品为“2005年度消费者信得过商品” [56522]
辉南县召开农机工作会议 [55987]
敦化市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工作成效显著 [55154]
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农机专业会在京召开 [52757]
   

http://thx.jlnongj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