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农机快讯
请选择字号【 】 
 
黑龙江东宁县三岔口村以“五化”标准提升水稻产业水平
2006-10-8


  牡丹江市东宁县三岔口村是一个朝鲜族村,种植水稻是这个朝鲜族村的特长,但由于受品种混杂、新技术推广力度不大等因素制约,一直没有形成产业优势。为改变这一状况,三岔口村决定从“五化”标准入手提升水稻产业水平。
  
一是基地建设规范化。按照“育苗棚室化、田地整齐化、渠道流畅化、道路沙石化”的标准加快基地建设,现已建设五栋3000平方米新式育苗大棚,衬砌渠道500延长米,修整田埂5000延长米,修建农田路4公里,铺路用沙200立方米,挖边沟1000延长米,建成了千亩水稻示范田。
  
二是生产标准化。针对水稻品种差,标准化程度不高的状况,到吉林公主岭引进5000公斤水稻优良品种,并以县农技推广中心为技术依托,实施标准化生产,做到五统一:即统一品种、统一育苗、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治。使水稻生产全面达到了“高产、高效、优质、安全、生态”标准。
  
三是耕作农机化。村里以入股的形式购置了2台插秧机、2台收割机、1台大型挖掘机,成立村农机服务队,既实现了本村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又可服务其它村屯,为村内增加了收入,仅上半年即创收15万元。
  
四是服务组织化。按照“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成立水稻协会,由协会为农民提供农用物资、信息、技术指导等各项服务。
  
五是经营产业化。三岔口村通过“一事一议”的方式筹措资金,改造了三岔口精米加工厂,申报了“小江南”无公害食品标识,并采取按保护价收购的方式由加工厂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初步实现了“龙头+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生产模式,建立了“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稳固利益联结机制,仅上半年为村集体创收12万元,预计全年可带动农民增收30万元。

作者/出处:中国农机化信息网 阅读次数 [10416]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农安县农机推广站举办高标准应用基地研讨会
 延边州农机总站组织参观成就展
 吉林市:稳产增效 让“中国碗”多装优质“吉林粮”
 桦甸市:粮食全链条提质增效 丰收增收满链溢彩
 四平:第十一届梨树黑土地论坛开幕
 植保进行时:新立乡用“绿色科技”智斗二化螟
 四平:黑土地上的“黄金产业” ——我市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记事
 吉林市开展农业防汛救灾应急演练
 安图县亮兵镇:科技赋能好“丰 ”景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祝贺吉林农业机械化信息网开通 [57934]
2004年喷雾机(器)产品质量抽查合格率为69.3% [57732]
领导致词 [57171]
老农40年苦造插秧机(图) [57083]
等离子体机种子处理技术试验示范初见成效 [56591]
吉林省延边州农机局召开全州农机工作会议 [55851]
广西消费者协会推荐7个农机产品为“2005年度消费者信得过商品” [55834]
辉南县召开农机工作会议 [55217]
敦化市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工作成效显著 [54422]
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农机专业会在京召开 [51984]
   

http://thx.jlnongj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