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农机快讯
请选择字号【 】 
 
吉林市:稳产增效 让“中国碗”多装优质“吉林粮”
2025-7-25

  2025年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指出,吉林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统筹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牢记殷殷嘱托,吉林市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通过打造创新平台育“良种”,坚持高标准农田建设造“良田”,持续增加优质粮食供给,努力满足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求。

在九月丰农场试验田里,青青稻苗洒满田野,孕育丰收希望。为了开发优质种子,2016年,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这里正式挂牌成立了吉林试验站,每年试验示范水稻品系、品种1700多个。就在前不久,集优质、抗倒、抗病与高产于一体的新品种稻花香6号,经过试验站5年的试种,成功走向市场。

地处世界黑土带核心区、黄金玉米带和黄金水稻带的吉林市,坚定抓好粮食安全头等大事,2024年粮食产量达到95.28亿斤,克服灾情影响再创新高。2025年,我市深入实施百亿斤粮食提升工程。压实扛牢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责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分类有序做好“非粮化”整改,计划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67万亩,实施黑土地保护性耕作72万亩。打造万亩优质水稻种植核心基地6个、万亩专用玉米种植核心基地10个,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千万亩以上,持续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粮食产量加快向100亿斤水平迈进。

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要“藏粮于地”,也要“藏粮于技”,更多地向科技要产量,要产能。在此基础上,吉林市积极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以新质生产力赋能粮食稳产高产。从“靠经验”到“靠数据”,从“看天吃饭”到“看屏育种”,从“人扛马拉”到“机种机收”……现代农业装上了“智慧大脑”,让农田管理“天上看、云里算、掌上管”。

依托吉林大米品牌建设工程,吉林市坚持挖掘资源潜力,探索提升路径,培育好品牌建设主体。2024年,舒兰大米、万昌大米荣登“中国品牌地理标志百强榜”。今年5月,“舒兰大米”作为全省唯一稻米类区域公用品牌,荣登“2025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第32名。同时,吉林市通过在北上广深等城市搭建农产品交易平台,推广“吉林鲜米”“隆平·舒兰大米”模式,拓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达到37个,努力提升“吉字号”农产品市场占有率。

吉林市还聚焦“农头工尾”“粮头食尾”,加快推动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落实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努力把产业链的增值收益留在农村、留给农民。(姜山 程天石)

作者/出处:吉林市融媒体中心 阅读次数 [37]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吉林市:稳产增效 让“中国碗”多装优质“吉林粮” 
 桦甸市:粮食全链条提质增效 丰收增收满链溢彩 
 四平:第十一届梨树黑土地论坛开幕 
 植保进行时:新立乡用“绿色科技”智斗二化螟
 四平:黑土地上的“黄金产业” ——我市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记事
 吉林市开展农业防汛救灾应急演练
 安图县亮兵镇:科技赋能好“丰 ”景
 龙井市农机总站开展机收减损宣传工作
 安图:农机年检服务“快递”到家门口!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祝贺吉林农业机械化信息网开通 [57858]
2004年喷雾机(器)产品质量抽查合格率为69.3% [57640]
领导致词 [57092]
老农40年苦造插秧机(图) [57009]
等离子体机种子处理技术试验示范初见成效 [56498]
吉林省延边州农机局召开全州农机工作会议 [55782]
广西消费者协会推荐7个农机产品为“2005年度消费者信得过商品” [55769]
辉南县召开农机工作会议 [55149]
敦化市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工作成效显著 [54345]
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农机专业会在京召开 [51923]
   

http://thx.jlnongj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