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农机快讯
请选择字号【 】 
 
黑土地上,抓牢玉米“中国芯”
2021-8-4

  

  夏日里的黑土地,青纱帐一望无际。在全国产粮大县吉林省梨树县,走进富民种业科技示范园,一排排挺拔的玉米就像接受检阅的士兵,穿梭在青纱帐里的农技人员正忙着进行育种试验。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指出,推进科技自立自强,这句话对我这个搞了十几年种子研发的人来说,既振奋信心,又让我感觉重任在肩,必须加快选育更多装上‘中国芯’的玉米品种。”富民种业科技示范园负责人张彦民说。
  作为梨树县主要玉米新品种的繁育基地之一,这个面积20多万平方米的种业科技示范园,已经成功选育出上百个玉米新品种,其中十几个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并推向市场,在东北地区已经累计推广上千万亩。
  “你瞅瞅这一株,长得‘清秀’,秸秆结实,是正在培育的新品种。”说起玉米种子,张彦民打开了话匣子。“洋种子”冲击国内市场,一直是张彦民心头一块沉甸甸的石头,他也暗下决心,种子是农业生产的关键,一定要牢牢抓在自己手里。
  科技示范园里既有育种基地,也有实验室。作为农业的“芯片”,种子的科研攻关意味着大量资金投入和漫长的周期,有时上百万元的投入,从上万个新品种组合中才能选育出一个优良品种。
  在海南建实验基地、与高校开展合作……张彦民和团队不断探索。比如,通过中国农业大学、吉林省农科院等科研力量支撑,不仅应用分子育种等先进技术,还通过玉米棚膜种植科研材料试验,在吉林黑土地上实现玉米科研材料两季种植,大大缩短选育时间。
  在示范园一块田地里,玉米根系牢牢地扎进土壤,用力拉扯玉米秆,一松手,迅速回弹。“玉米秆粗壮,抗倒伏。”说起新品种的抗倒伏能力,张彦民一脸骄傲。去年八九月份,吉林遭遇台风“三连击”,玉米大面积倒伏,当地抗倒伏品种却表现良好。种粮大户张文镝的90公顷抗倒伏玉米没受影响,卖粮收入超过300万元。
  抓牢玉米“中国芯”,既要育种,还要育人。在示范园的育种基地,还活跃着一群大学生。在试验田里,李水英正在烈日下给玉米授粉。“00后”李水英来自新疆,是辽宁职业学院的大一学生。正值暑假,李水英没有回家休息,而是选择社会实践,主动到乡村“吃苦”奋斗。
  “眼下正是玉米吐丝授粉的关键期,早上5点多起床,7点准时下地干活儿,除了中午短暂休息,一直干到太阳下山。”李水英说。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她不仅掌握了给玉米授粉的技巧,还对育种越来越感兴趣。
  十几年的育种生活,张彦民说辛苦但值得,他结识了当地一批志同道合的人。这些黑土地上的育种人,既有农业专家,也有种粮大户,还有种子公司负责人。大家经常在一起交流,谈得最多的是田间地头新变化,期盼最多的是为玉米装上“中国芯”。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打好种业翻身仗。如何让种业装上更多“中国芯”?张彦民倍感肩上的重担,也争分夺秒加快研发。今年,示范园又有5个选育成功的玉米新品种将参加国家和省级审定。他说,有越来越完善的科研体系,越来越庞大的研发团队,还有越来越多热爱农村的年轻人,玉米“中国芯”一定会牢牢抓在咱们自己手中。

作者/出处:四平农业农村局 阅读次数 [2271]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四平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心参观第二十四届长春农博会农机展会
 松原市农机工作总站开展汛期安全生产检查
 农安县农机推广站举办高标准应用基地研讨会
 延边州农机总站组织参观成就展
 吉林市:稳产增效 让“中国碗”多装优质“吉林粮”
 桦甸市:粮食全链条提质增效 丰收增收满链溢彩
 四平:第十一届梨树黑土地论坛开幕
 植保进行时:新立乡用“绿色科技”智斗二化螟
 四平:黑土地上的“黄金产业” ——我市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记事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祝贺吉林农业机械化信息网开通 [62165]
2004年喷雾机(器)产品质量抽查合格率为69.3% [60189]
老农40年苦造插秧机(图) [59873]
领导致词 [59609]
等离子体机种子处理技术试验示范初见成效 [59034]
吉林省延边州农机局召开全州农机工作会议 [58656]
辉南县召开农机工作会议 [58328]
广西消费者协会推荐7个农机产品为“2005年度消费者信得过商品” [58017]
敦化市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工作成效显著 [57274]
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农机专业会在京召开 [54569]
   

http://thx.jlnongj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