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农机快讯
请选择字号【 】 
 
白山乡紧盯乡村振兴 全面提升农民幸福感
2020-1-14

  去年以来,梨树县白山乡创新梨树发展模式,紧盯乡村振兴方向,带领全乡广大干部群众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实现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不断提升广大农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农牧林业稳步发展

  白山乡围绕种植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种养植、推广新技术、强化乡村设施建设为重点,大胆探索农牧业良性循环的发展路子,强劲推动农牧现代化体系建设,粮食产量稳步增长。特色种植初见规模,特色种植15公顷;畜牧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猪牛羊禽的饲养量分别达5.2万头、0.38万头、0.21万只、18.4万羽;村屯绿化栽植完成7504株,公路绿化5500株,栽植庭院果树9426株、生态林77万株、农防林2万株,林地清收12万株;农机技术推广速度全面提升,面积达5000公顷,有力地促进了乡村振兴。

  人居环境全面改观

  白山乡以打造人居环境、建设幸福家园为目标,乡村屯户全覆盖展开环境综合整治,共投入资金180余万元,集中抓好牙四线、白刘线、梨东线以及昭苏太河15.29千米、新立屯河26.85千米、城南河2.36千米的专项治理,延伸至村屯乃至家家户户。填埋整治垃圾坑30余处,清理路边沟2000延长米,建成储粪池38处,清理垃圾3000余立方,全乡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观。

  乡里协调县发改、交通等部门,完成8公里水泥路5公里砂石路建设工程,新维修桥涵2处,解决了村民出行难、农产品销售难等问题;完成5个村的安全饮水工程,惠及人口1500多户。

  脱贫攻坚强力推进

  白山乡现有贫困人口154户302人,乡党委重点在落实责任、精准识别、扶贫产业带动、完善档案、提升群众满意度等多方面推出扶贫举措,确保扶贫工作多方见效。

  2019年以来,该乡9次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脱贫攻坚对策,制定帮扶清单、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驻村帮扶工作考核办法,保证现有贫困人口精准无误,层层压实帮扶责任。抽调乡干部79人、驻村工作队30人对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对一进行帮扶。1月6日,白山乡党委、政府组织乡党委成员、各村支部书记、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第一书记共计30余人,到松原市长岭县太平川镇兴源合作社参观学习,为着力构建产业体系,抓好产业带动,借鉴兴源的发展经验,打造树立一批自己的品牌,增强贫困户持续增收的动力,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坚持产业扶贫作为首选,争取政策资金、依托优势、创新平台、因地制宜,着力构建扶贫产业体系,通过扶智扶志,让贫困户在小康路上有项目有产业,扶上马、再送一层,真正做到扶贫不返贫。2019年,全乡共发展扶贫产业三个,年产45吨、50吨蔬菜大棚各一个,农机合作社一个,共为贫困户分红24万元。

  该乡党委、政府开动脑筋,还在脱贫攻坚中推出“5+2”=1000的扶贫法,结合春季植树造林,为全乡15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送去5棵榛子树、2棵苹果树或李子树,成果后每户每年可增收1000元。

  2019年10月7日,白山乡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梨树住房公积金驻村工作队,四合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志愿者组成“红马甲”小分队,来到白山乡四合村四社,帮助贫困户赵玉山家收获玉米,为贫困户用心用力解决实际困难。在瑟瑟的秋风中,“红马甲”们有的割、有的扒、有的运,忙得不亦乐乎。据称,今秋“马甲红”成为梨树大地一抹抹绚丽的色彩!

  文化生活大大提升

  白山乡不断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依托文化大院、偏脸城民间艺术团等民间组织,参加全县秧歌比赛2次、广场舞大赛1次、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文艺汇演1次,举办送戏、送文化进村屯20余场、送电影下乡210场次,不断满足全乡村民对精神生活的需求。国庆节前后,该乡先后举行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艺汇演、第六届农民文化艺术节暨广场舞秧歌大赛。精彩汇演共向观众奉献23个节目,刘家村的舞蹈《火火的中国》、友谊村的三句半《夸夸咱们的新时代》……共同唱响《歌唱祖国》,现场还有学习强国知识有奖答题互动,精彩的节目将现场氛围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广场舞秧歌大赛共有13支代表队参赛,节目精彩纷呈,老四套秧歌舞韵味十足、新式广场舞节奏鲜明、时代感强烈。观众热情高涨,深刻体会到“我参与、我健康、我快乐”的真谛。

  2020年乡村振兴发展目标

  面对2020年,白山乡已经进入全面赶超、振兴发展的重要阶段,将继续挖掘经济发展潜力和农民增收创富渠道,打造绿色、有机、深加工三张牌,推进生态农业健康发展,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从创品牌、创基地及深加工入手,筹建一批畜牧产品深加工项目,创建一批叫得响、立得稳的绿色、生态、优质的产品品牌;计划新建白山中小学教学楼,为师生创造良好教学环境;加大乡医院和村标准化卫生所的建设力度,达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的医疗水平;倡导发展各具特色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好美丽乡村,不断“优商、惠商、亲商、安商、扶商”,促使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力争到2020年,“十三五”末,全乡生产总值达到1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6.25亿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1.5万元。(四平日报 高鸿)

作者/出处:四平日报 阅读次数 [2125]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梅河口市主粮作物产能提升现场观摩及展示会在曙光镇曙光农业生产合作社成功召开
 “三年站排头 实现新突破”2025年吉林市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吉林市农业农村局专场
 图们市农机总站开展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工作
 敦化市开展秋季农机质量检查与检修督促工作
 延边州农机总站党支部组织观看电影《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四平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心参观第二十四届长春农博会农机展会
 松原市农机工作总站开展汛期安全生产检查
 农安县农机推广站举办高标准应用基地研讨会
 延边州农机总站组织参观成就展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祝贺吉林农业机械化信息网开通 [64012]
2004年喷雾机(器)产品质量抽查合格率为69.3% [61570]
老农40年苦造插秧机(图) [61098]
领导致词 [61023]
等离子体机种子处理技术试验示范初见成效 [60330]
吉林省延边州农机局召开全州农机工作会议 [59885]
辉南县召开农机工作会议 [59615]
广西消费者协会推荐7个农机产品为“2005年度消费者信得过商品” [59079]
敦化市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工作成效显著 [58652]
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农机专业会在京召开 [56064]
   

http://thx.jlnongji.cn